导语:做到有品德、有修养,首先需要礼貌。俗话说礼貌是修养的外衣,如果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能够优雅大方,那么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则是美好的,并且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志存高远的孙中山
——彻底革命以使民族进步
孙中山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目睹了清朝末年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及各种黑暗现象,少年时代的孙中山便开始对腐朽的封建制度感到强烈不满。对于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他特别崇敬,不仅尊他为“反清第一英雄”,而且还常常自诩为“洪秀全第二”。 1878 年 5 月,年仅 12 岁的孙中山跟随母亲乘船到达美国檀香山,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从此,志向远大的孙中山不仅开拓了自己的胸怀和眼界,也更丰富了他的民主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 1911 年,他发起和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为国奉献,死而无憾
…… 此处隐藏2667字 ……
那个时候,中国由于积贫积弱,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有一次,一个洋学生对徐悲鸿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天生就是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把你们送到天堂里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迎上前去,大声说道:“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祖国。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他进入巴黎国立高等艺术学校之后刻苦钻研,孜孜不倦。进校的一年,他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弗拉蒙的好评,并在多次竞赛里面拿到了第一名。 1924 年,他的油画《远闻》《怅望》《箫声》《琴课》等,由于把人物刻画得出神入化,在展出时震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那个看不起中国人的洋学生自惭形秽,再也不敢小视中国人了。
苏武牧羊
——爱国是应尽的责任
汉朝时候,活跃在北方的匈奴不时地侵犯边疆,因此朝廷也经常出兵反击。后来匈奴的单于派使节向汉朝朝贡,希望能借此拉拢彼此之间的友谊。于是汉武帝决定派苏武向匈奴回礼,并护送他们的使节回去。不幸的是,他们遇到了匈奴内部的一场叛乱,苏武无辜地受到了牵连,被扣押在了匈奴。
单于想借机劝他投降,就派人去游说,用高官厚禄来收买他,但是苏武断然回绝了。单于把他幽禁到了地牢里,想逼他投降。后来,单于把苏武流放到了荒无人烟的北海,只送给他几只公羊,目的是要让他像无法繁殖的公羊那样衰老、绝后、自生自灭,要他等到公羊能够哺乳才可以回来。苏武拄着汉节,在风雪交加的北海牧羊,他常常抚摸着它,就像是见到汉王一样。汉节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手,节上的毛早就已经脱落了,完成出使匈奴任务的使命感和忠于汉朝的气节,始终在支持着他一定要活着回去。
过了十几年,单于派李陵来劝苏武投降。李陵是汉朝李广将军的孙子,他战败投降了匈奴。李陵恳切地劝他说:“在这种没有人烟的不毛之地,哪里有信义可言?有谁见得到你的信和义,忠与贞呢?回到汉朝的希望太遥远、太渺茫了,人生那么短暂,就像朝露一样,你究竟是何苦呢?”苏武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做臣子的忠于他的君王,就如同做儿子的孝顺他的父母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儿子为了报答父母,就算是死了都在所不惜,更不要说这样的一点折磨了。”
数年之后,汉朝跟匈奴开始和亲了,苏武终于能够回到故乡。十九年前由一百多人组成的使团,只剩可怜的九个人。苏武的气节,不但是在汉朝,在匈奴也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