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 高考 自主命题权的进一步下放, 高考 作文 命题及其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以下是考试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2015年高考 语文 作文解析,欢迎参考阅读!
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一、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诗歌《思子》中“落叶打窗风似雨,孤灯背壁夜如年”两句极富画面感,请你将这幅画面描绘出来。要求想象合理,形象生动。
(2)读了诗歌《思子》,请你代儿子吴改过给他父亲吴敬夫写一封家书(可写诗歌),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传统观念中,“孝顺”是指“孝敬父母,顺从父母”,请你对此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评析】:
本题考查考生能用精炼的语言描述事物、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的能力,难度较大。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次微写作的题目以《思子》为引,抛砖引玉,引发考生关于“孝”的思考。《思子》是吴敬夫因十分思念儿子吴改过而写给他的,此时吴改过正在四川做官。然而吴改过收到诗以后,因留恋自己的官位,并未回去。其父思子心切,郁郁而终。这首诗前四句表达了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后四句则表达了年老孤独、无人侍奉的凄凉之感,侧面表达出希望儿子早日回家共享天伦之乐之心。
…… 此处隐藏1280字 ……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2015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
今年的试题整体上呈现“承前启后”的味道。作文更是如此。“承前”主要表现在仍然是新材料作文,内容是在信息时代下如何认知自然与人的关系,在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中去阐释 “近”和“远”。思辨性一直是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的一个突出的特征。2014年的“胶片与数码时代”,2013年的“富翁捐款”,2012年的“生活的时代”都是有不同认知的材料可供考生多方位去思考,凡事一个角度切入而又能比较理性思辨的作文都会有高分,从这点看2015年的“感知自然”具有承前的味道。在立意上可以写“在信息时代中人如何更好的认识自然”“感性与理性中的自然美”“远与近的自然风景”等,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对自然感悟来表达对人与自然相处的思考。
“承前”是相同点,如果说到“启后”就是今年广东高作文与往年的不同点,就是思想更加的深邃,内容更加阔远,因为“人与自然”的命题毕竟涵盖的立意范围和需要学生思考的深度都较之以往要难,其中的“近”“远”是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估计学生多数只会从材料中就地议论,难以深刻。但从这点看今年广东的语文作文更体现了过度性,比较前两年的新材料作文话题的具体性和现实性,今年的作文显然抽象了不少,其中“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这里对“近”“远”的理解是作文能否深刻的关键。由于信息化社会中发达的资讯,人们对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便捷的信息交流获得,这各途径就是“近”,然而也由于过多的依赖便捷信息的途径又会缺少了切身的感受,对大自然感知的“远”与“近”不是对与错、好与坏,只是不同的途径而已。
其实,这则新材料作文要写的内容在粤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感悟自然”中可以有所联系,学生应该不太陌生。而所有语文课本中几乎都有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和文段,对自然的感悟不仅存在于课本中,在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对大自然的认识、保护、利用以及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应该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要关心的。“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从来都是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实现着对现实社会的关怀,这也是高考作文承载的责任和使命。
需要指出的是,在立意和构思中要始终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来写,有几个关键词要抓住:大自然、感知、近与远。如果只谈如何保护自然或赞美大自然的美,而忽略了对“近与远”的思考,那么立意和构思就显得会有偏差甚至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