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肃是三国时曹魏著名经学家,王肃所注的经学在魏晋时期被称作“王学”。以下是考试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三国志王肃传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三国志王肃传》阅读材料
王肃字子雍。年十八,从宋忠①读《太玄》,而更为之解。黄初中,为散骑黄门侍郎。太和四年,大司马曹真征蜀,肃上疏曰:“前志有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此谓平涂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阻险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众逼而不展,粮县而难继,实行军者之大忌也。”于是遂罢。
帝尝问曰:“汉桓帝时,白马令李云上书言‘帝者,谛也。是帝欲不谛。’当何得不死?”肃对曰:“但为言失逆顺之节。原其本意,皆欲尽心,念存补国。且帝者之威,过于雷霆,杀一匹夫,无异蝼蚁。宽而宥之,可以示容受切言,广德宇于天下。故臣以为杀之未必为是也。”帝又问:“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对曰:“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此为隐切在孝武,而不在于史迁也。”
…… 此处隐藏1231字 ……
(1)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5分)
(2)昔关羽率荆州之众,降于禁于汉滨,遂有北向争天下之志。(5分)
《三国志王肃传》阅读答案
4.B(“前志有之”是说以前史书有记载,接着引述记载的内容,因此“之”后面应断开,排除A项;根据“此谓……也”的搭配,可排除D项;而“深入险阻”是说深入险阻之地,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5.C(“武库”,是指古代储藏器物的仓库。汉代置武库署,有武库令丞,掌藏兵器。本属执金吾,晋以后属卫尉,历代因之,到宋代才废。明置武库司,属兵部,清末废。也有称誉人的学识渊博,干练多能的意思。)
6.D(“对谋反的淮南将士的亲属应施以恩德,派军队守护”错,从原文王肃引用孙权、关羽一事可知,派军队守护是想用他们作人质,以瓦解淮南将士。)
7.(1)司马迁因为遭受了宫刑的缘故,心怀怨恨,写下《史记》指责、贬低汉武帝,令人痛恨。(关键词“故”“隐切”“非”各1分,大意2分。)
(2)从前关羽率领荆州的士兵,在汉水边使于禁投降,于是有了北上争夺天下的志向。(关键词“昔”“降”“志”各1分,大意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