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处隐藏0字 ……
今天儿子的同学来我们家,说要借电脑一用,因为学校展开研究性学习,他们班有好几个科技小组,作为小组的组长,他需要查找一些资料来写结题报告和小论文。
说起他这个同学,可不简单,他是学校的超级学霸,进了高中以后历次考试成绩排名都是当仁不让的头把交椅。饶是如此,我也怀疑他有时间领着他们的所谓课题组成员去做研究,去搞什么研究性学习吗?
他走之后我看了看保留在桌面上的文档,不出所料,哪里是找材料,不过是抄袭罢了。他煞有介事地填写了课题申报资料,在成果呈现方式一栏他居然写上了“报告文学”。这又不是文学创作,一个有关中国古代物理学研究的课题小论文跟报告文学有什么相关呢?
再看他们的所谓研究成果,他还有没有关闭的浏览器网页作证。《古代中国的物理学贡献》一文没有一点原创性,全是网上搜索复制粘贴的产物。
也许是他们的学校需要迎接什么检查吧,也许是他们的学校又要创建什么特色吧,也许是他们学校的档案室需要补充一些材料吧?于是罗马城就可以一夜造就了。课题及课题组一天就可以申报组成,组长马上指定,需要研究成果吗?网上瞬息可就。最后学生的获奖证书也颁发了,学校也名利双收了,于是皆大欢喜。至于这样一出近乎闹剧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们有什么收获?谁关心那个。
在我们急功近利的教育大背景下,一贯就是重形式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向来讲究速成,讲究立竿见影,讲究说吃就端。我们恰恰忘了研究,需要沉潜下去,需要积累,需要积淀。浮躁的校园啊,哪里能容得下真正的研究性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