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古代官职排名

时间:2019-04-03 10:40:48 作者: 字数:12951字

  鲜王朝(1392年—1910年),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 ,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朝鲜古代官职排名,希望能帮到你。

  朝鲜古代官职排名

  朝鲜王朝的官职仿照中国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官服也是仿照明朝式样制作的。在剧中穿红袍可以与国王在殿中议事的那些官员就是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堂下官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可见正三品堂上和堂下是职位高下的分水岭。

  在国王之下,有最高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长官为“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 宗亲、忠勋机构有宗亲府、忠勋府、仪宾(相当于驸马)府、敦宁府等。国学为成均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子监)。其他机构有奎章阁、经筵厅、弘文馆、艺文馆等。史馆称春秋馆。

…… 此处隐藏2134字 ……

  正殿、偏殿的尚宫除了有特别指定的之外,其余均交由提调尚宫分派,东宫殿则由东宫殿提调尚宫分派。另外,生前有特殊贡献或功绩的尚宫,可由国王下旨,封为正四品尚宫。

  医女制度

  医女制度是1406年(太宗六年)建立的。因为男女有别的观念越来越严格,内宫女眷忌讳被男性医官诊治,即使病入膏肓也不就医。为方便内宫女眷及其他女性的就医需要,培养医女就成为必须。医女属一种看护性的工作,一般中人都不情愿让自己的女儿去做这些事。该制度创立之初,便由官厅指定由贱民身份的婢女充任。当时选择汉阳官衙的女性官婢在惠民署学习。在地方也挑选10到15岁左右的官婢前往惠民署接受教育,学成后从事医疗工作。这样,地方上的妇女在生病时也能得到救治。在世祖时代,还设立奖惩法,规定医女每月必须阅读的书籍,并进行严格的考核,成绩优秀者由政府提供俸禄,不合格的则在官署中做杂役,到医术稍有进步才能恢复医女身份。成宗时,将医女分为内医、看病医及初学医三个等级。

  燕山君时,医女制度逐渐变质,医女被迫参加宴饮等娱乐活动,身份等同妓女。中宗即位后,着手革除弊政。他明文禁止召唤医女参加达官贵人的宴会,但并没有彻底消除这种陋规。在电视剧《大长今》中就有长今因拒绝出席宴饮活动而受到老师报复的情节。

  医女接受教育时,需先修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道家经典及其他诸子经典,学好经典后,才学习看病、助产、把脉、针灸等医术及研读医书。在剧中有这样的情节,医女阿烈在陪护连生时朗读的是老子《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长今在医女考试的时候能流利地背诵《孟子见梁惠王》。韩医与中医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医理上,韩医除了阴阳五行思想外,对道家的有无辨证、《周易》的象数辨证、儒家的天人合一等思想综合引申为医学哲学,分析病理,辨症施治。熟读、背诵儒家及先秦诸子经典,是韩医医德、道行和医术的体现。医者儒学修养与朝鲜王朝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根本的国策有直接关系。

  社会等级

  朝鲜王朝时期的社会等级观念很重。两班阶层族世代承袭贵族身份,不用向国家纳税,不用当兵打仗。所谓“两班”,是指经过文、武两科考试而进士及第的文官武将,其中文官比武将地位高,朝中的重要官职大多由文官担任。两班之下的阶层,称为中人,主要担任技术官职,例如医官、译官等。比中人低一等,比贱民高一等的是民人、良人、军丁、保人等。地位最低的阶层称为贱民,奴婢、优倡、白丁、僧尼等为贱民。奴婢分为公贱和私贱。公贱属于官府,分私奴婢、官奴婢等。官奴婢可通过训练成为医女。此外,在朝鲜王朝时期还有“茶母”,她们负责搜查女犯。当时,婚嫁讲究门当户对,士大夫不能娶平民或奴婢为妻,只能纳她们为妾。她们所生的子女,依然保持平民或奴婢身份。同样,士大夫的女儿也不会与平民或奴婢通婚。

  这些社会底层人物不仅在经济上遭受盘剥,政治上没有地位,就是在受教育上也被限制。幼年长今聪明可爱,求知欲强,常常瞒着母亲跑到学堂去偷听上课。母亲对长今的这一行为非常生气,甚至用木棍将她的小腿抽得条条血痕。只有了解了这些社会底层人物的真实处境,才能真正理解母亲阻止长今认字读书的苦衷。在母亲看来,天资聪颖却又身处下层,也许无知才是自保的最佳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