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挖掘出潜意识的能量_思维训练

时间:2017-03-31 20:35:47 作者: 字数:2899字

…… 此处隐藏0字 ……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思维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是指它通过其他媒介作用认识客观事物,及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知的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它对一类事物非本质属性的摒弃和对其共同本质特征的反映。

  端正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认识

  语言和思维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学术界一直是争议很大的问题。长期以来,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辩论,但至今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下面介绍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1、语言决定论【2】

  这是由美国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B.L.Whorf)提出的一种语言决定思维的观点,一般称之为“语言决定论”。沃尔夫的观点是建立在对英语和美洲各种印地安语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之上。他认为[3],对说话人来说,语言是一种背景知识,任何人在使用母语进行思维时,都在运用这种背景知识。一种语言的背景知识就是这种语言的语法,“人在使用差别显著的语法时,这些语法就表明,观察外部相似行为有不同类型的观察和评价方式,从而使观察者得出不同的看法,并形成对世界的某种不同观点。”沃尔夫还明确指出: “总的来说,语言是影响说话者世界观和思维过程的最重要因素。”[4]很清楚,沃尔夫的观点是语言决定思维,语言是思维的支配者,不同的语言决定不同的认知方式,并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对语言和思维的这种认识可以追溯到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W.Humboldt),洪堡特说:[5]:“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的精神,而民族的精神就是它的语言,语言与民族精神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但是对沃尔夫产生直接影响的还是萨皮尔(E.Sapir)。1931年萨皮尔在耶鲁大学教授人类学课程,沃尔夫作为他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从事多种印第安语的调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萨皮尔强调 [3] :“人并不是孤立地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多半要受到语言的支配……,真实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筑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上的。”可见,沃尔夫关于语言支配思维的观点是直接师承于萨皮尔的。由于这种语言决定论观点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所以通常称之为“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怎么才能挖掘出潜意识的能量_思维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标签云
一键复制下载文档联系客服
年会员
每天99次下载
5元/365天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0.1元/次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