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是各 学科 的基础,下面是考试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初三 语文 模拟试题,欢迎阅读参考。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读书,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精神的跋涉,是一种需臾不可缺失的生活方式,读得一本好书,如同读出一片心灵的绿荫,一股滋润心田的甘露, ,一剂医治创痛的良药,一道屏蔽尘世宣嚣的隔壁音,一座构筑人格的大厦。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绿荫( ) 创痛( )
(3)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改为
(4)仿照前后语句,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1分)
一股滋润心田的甘露, ,一剂医治创痛的良药。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2分)
本报5月12日综合消息 5月12日在复旦大学的毕业纪念墙上,出现了一副特殊的“爱•中国”的图案,很多学生都在上面写下了美好的祝愿和希望。下午14时28分,复旦大学燕园的钟声准时响起,25名四川籍学生手挽手敲响了世纪钟……连日来,各地高校师生举行升国旗仪式、图片展览、募捐、送祝福等多种活动,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临近 中考 ,同学们的 学习 态度 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B、多读书是提 高一 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通过开展“捐助”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关爱他人。
D、只有一到暑假,他就去学游泳。
4、仔细观察漫画《下不来》,说说漫画的含义。(2分)
5. .请选出填在下面语段中空白处最恰当地一项。(2分) ( )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 )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 )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 )地要用这水滴来代替大海。
A.宣称 既然 终究 恬不知耻 B.宣扬 既然 终究 不自量力
C.宣扬 如果 毕竟 恬不知耻 D.宣称 如果 毕竟 不自量力
6、从下面提供的名著情节中,任选两项按要求填表。(2分)
A、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拼搏、挣扎与沉沦的辛酸故事。
B、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
C、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童年经历痛苦与磨难。
D、承受耳聋带来的巨大痛苦,仍坚持音乐创作。
7.古诗默写(5分)
(1)海内存知己, 。
(2)了却君王天下事, 。
(3)潮平两岸阔, 。
(4)无私奉献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 , ”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5)故乡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情怀:故乡不只是一个场景,而是一种牵挂。请写出含有思乡情结的上下连续的两句诗。 , 。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第6-9题,共10分)
邻近中考,学校准备在九年级学生中举行生活技能比赛,消息一出,同学们跃跃欲试,学生家长对此反响不一。
8.作为该校九年级一名参赛学生,请你为此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2分)
9.请你根据比赛宗旨,为此比赛设计几个题目。(至少设计出三个项目)(3分)
10.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在此比赛开始时你准备做怎样的动员发言?(3分)
11..如果你的家长反对你参加这次活动,你打算如何说服他们?(2分)
三、阅读理解(第12--题,共3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第12-16题。(共13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为: (2)宜:
13、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14、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3分)
15、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2分)
16、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2分)
阅读 捕捉空中之水 回答17-- 20
①空气中有一些水,这也许是一些人想象不到的。其实,从雨的形成和下降就可以理解,如果气雾分子含水量到达一定比例,就会凝结下降,形成雨。
②不过,在不下雨的时候,空气中也含有水,卫星观测表明,无论什么时候,地球表面都始终有30%的地区被云雾覆盖。在夏秋季节,即使一块不太大的积云,所含的水分也有10万升左右。而在浓雾中行走的人,都有过被雾水打湿头发和衣服的经历,可见雾中的含水量不可低估。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空中丰富的水资源,使之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想出了许多办法。
③加拿大的科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在多雾又盛行风的地方,在离地面2米处,将双层的有1平方毫米小孔眼的尼龙布网,架设在与风向垂直的地方。当浓雾经过尼龙布网时,约有80%较大的雾滴被孔眼捕捉住,经碰撞合并后凝聚成大水滴,这些水滴顺着尼龙布网流到下面的水槽中。当网的大小为4×12平方米时,最多的一天可从雾中取水700多升,平均取水量为237升。
④德国不莱梅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设备,能从空气中提取饮用水。这种可移动的装置体积只有1立方米 ,每天大约可提取1000升饮用水。该设备的核心是一种能像海绵一样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剂(如碳或其它聚合体)。水被吸附后,采取 物理 的方法(如阳光照射),使得水从吸附剂中蒸发出来,凝结到凝结器上,再经过消毒和加入矿物质等流程,水就可以饮用了。这种设备尤其适用于只有海水、成水或地下水被污染的地区。当有雾出现时,设备采集水的效率会成倍提高。
⑤西班牙科学家曾在特内里费岛上建成一座温室,为了解决温室内植物的灌溉问题,科学家将岛上潮湿的空气吸入温室之中,再将温室的四面墙和屋顶进行降温冷却,潮湿的空气便在冷凝的墙体上变成小水珠,汇集起来。这种方法不仅能解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而且还能供人畜饮用、洗涤等。
⑥当然,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最有效的措施,当属人工增雨——将 云中的水分转化为降雨。目前人工增雨的手段主要是用高炮、火箭或飞机将碘化银、干冰送入云中,经催化反应后,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变大,成为雨滴,降到地面。20世纪末,我国在干旱的黄河上游地区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的人工增雨行动,共增加“人工降水”30多亿立方米,遏制了黄河上游降水连年减少的趋势。
(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8期 有删改)
17试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9分)
18.选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19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第④段加点词“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20.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污染,请你举出生活中两个浪费或污染水源的例子。(2分)
阅读 成功的秘诀 回答 21--25
⑴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 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⑵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 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 。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 功之巅的翅膀。
⑶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 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所以,若想成功就得坚韧执着,就要忠于自己的梦想。
⑷ 历史 上无数成功的事例和 经验 证明了自信之于成功的重要,然而,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前秦苻坚,过于自信,刚愎自用,导致80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他自己也身中流箭,仓皇逃回北方。骄傲自满,毫无自知之明,怎能不吞下失败的苦果?真正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对时势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
⑸青年朋友,愿你选定目标,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去奋斗,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原文有改动)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一7题,共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读书,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精神的跋涉,是一种需臾不可缺失的生活方式,读得一本好书,如同读出一片心灵的绿荫,一股滋润心田的甘露, ,一剂医治创痛的良药,一道屏蔽尘世宣嚣的隔壁音,一座构筑人格的大厦。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绿荫( ) 创痛( )
(3)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改为
(4)仿照前后语句,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1分)
一股滋润心田的甘露, ,一剂医治创痛的良药。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2分)
本报5月12日综合消息 5月12日在复旦大学的毕业纪念墙上,出现了一副特殊的“爱•中国”的图案,很多学生都在上面写下了美好的祝愿和希望。下午14时28分,复旦大学燕园的钟声准时响起,25名四川籍学生手挽手敲响了世纪钟……连日来,各地高校师生举行升国旗仪式、图片展览、募捐、送祝福等多种活动,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临近 中考 ,同学们的 学习 态度 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B、多读书是提 高一 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通过开展“捐助”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关爱他人。
D、只有一到暑假,他就去学游泳。
4、仔细观察漫画《下不来》,说说漫画的含义。(2分)
5. .请选出填在下面语段中空白处最恰当地一项。(2分) ( )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 )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 )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 )地要用这水滴来代替大海。
A.宣称 既然 终究 恬不知耻 B.宣扬 既然 终究 不自量力
C.宣扬 如果 毕竟 恬不知耻 D.宣称 如果 毕竟 不自量力
6、从下面提供的名著情节中,任选两项按要求填表。(2分)
A、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拼搏、挣扎与沉沦的辛酸故事。
B、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
C、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童年经历痛苦与磨难。
D、承受耳聋带来的巨大痛苦,仍坚持音乐创作。
情节序号 | 出自哪部名著 | 该情节的主人公 |
(1)海内存知己, 。
(2)了却君王天下事, 。
(3)潮平两岸阔, 。
(4)无私奉献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 , ”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5)故乡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情怀:故乡不只是一个场景,而是一种牵挂。请写出含有思乡情结的上下连续的两句诗。 , 。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第6-9题,共10分)
邻近中考,学校准备在九年级学生中举行生活技能比赛,消息一出,同学们跃跃欲试,学生家长对此反响不一。
8.作为该校九年级一名参赛学生,请你为此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2分)
9.请你根据比赛宗旨,为此比赛设计几个题目。(至少设计出三个项目)(3分)
10.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在此比赛开始时你准备做怎样的动员发言?(3分)
11..如果你的家长反对你参加这次活动,你打算如何说服他们?(2分)
三、阅读理解(第12--题,共3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第12-16题。(共13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为: (2)宜:
13、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14、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3分)
15、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2分)
16、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2分)
阅读 捕捉空中之水 回答17-- 20
①空气中有一些水,这也许是一些人想象不到的。其实,从雨的形成和下降就可以理解,如果气雾分子含水量到达一定比例,就会凝结下降,形成雨。
②不过,在不下雨的时候,空气中也含有水,卫星观测表明,无论什么时候,地球表面都始终有30%的地区被云雾覆盖。在夏秋季节,即使一块不太大的积云,所含的水分也有10万升左右。而在浓雾中行走的人,都有过被雾水打湿头发和衣服的经历,可见雾中的含水量不可低估。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空中丰富的水资源,使之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想出了许多办法。
③加拿大的科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在多雾又盛行风的地方,在离地面2米处,将双层的有1平方毫米小孔眼的尼龙布网,架设在与风向垂直的地方。当浓雾经过尼龙布网时,约有80%较大的雾滴被孔眼捕捉住,经碰撞合并后凝聚成大水滴,这些水滴顺着尼龙布网流到下面的水槽中。当网的大小为4×12平方米时,最多的一天可从雾中取水700多升,平均取水量为237升。
④德国不莱梅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设备,能从空气中提取饮用水。这种可移动的装置体积只有1立方米 ,每天大约可提取1000升饮用水。该设备的核心是一种能像海绵一样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剂(如碳或其它聚合体)。水被吸附后,采取 物理 的方法(如阳光照射),使得水从吸附剂中蒸发出来,凝结到凝结器上,再经过消毒和加入矿物质等流程,水就可以饮用了。这种设备尤其适用于只有海水、成水或地下水被污染的地区。当有雾出现时,设备采集水的效率会成倍提高。
⑤西班牙科学家曾在特内里费岛上建成一座温室,为了解决温室内植物的灌溉问题,科学家将岛上潮湿的空气吸入温室之中,再将温室的四面墙和屋顶进行降温冷却,潮湿的空气便在冷凝的墙体上变成小水珠,汇集起来。这种方法不仅能解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而且还能供人畜饮用、洗涤等。
⑥当然,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最有效的措施,当属人工增雨——将 云中的水分转化为降雨。目前人工增雨的手段主要是用高炮、火箭或飞机将碘化银、干冰送入云中,经催化反应后,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变大,成为雨滴,降到地面。20世纪末,我国在干旱的黄河上游地区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的人工增雨行动,共增加“人工降水”30多亿立方米,遏制了黄河上游降水连年减少的趋势。
(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8期 有删改)
17试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9分)
18.选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19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第④段加点词“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20.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污染,请你举出生活中两个浪费或污染水源的例子。(2分)
阅读 成功的秘诀 回答 21--25
⑴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 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⑵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 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 。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 功之巅的翅膀。
⑶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 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所以,若想成功就得坚韧执着,就要忠于自己的梦想。
⑷ 历史 上无数成功的事例和 经验 证明了自信之于成功的重要,然而,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前秦苻坚,过于自信,刚愎自用,导致80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他自己也身中流箭,仓皇逃回北方。骄傲自满,毫无自知之明,怎能不吞下失败的苦果?真正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对时势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
⑸青年朋友,愿你选定目标,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去奋斗,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原文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