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知识拓展:人在冷冻后是否能复活_高一生物

时间:2020-04-03 20:32:34 作者: 字数:2474字

…… 此处隐藏0字 ……

  科学家们经常谈论人体冷冻术(Cryonics Technology),设想将人体冰冻起来,再让他在未来某个时候苏醒。这种想法已经广泛被科幻小说所采用,但它有可能变为现实。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阿纳托利·博葛丹在实验中研制出一种“玻璃水”,又称为“低密度无定形冰”(LDA),该技术将使低温贮藏可复活性人体器官成为现实!

  在医学领域,目前低温贮藏人体器官通常用于运输转移或其他用途,只有精子和晶胚细胞低温贮藏经升温后仍可实现细胞组织的活性。

  人体冷冻后是无法恢复活性的,也就是说人冷冻后不可能复活。其主要问题在于低温贮藏时形成的冰晶形式,它将破坏人体细胞组织的结构。低温贮藏现十分常见于生活和科技领域,然而人体冷冻技术却是一个富有争议和挑战性的话题,如果将一些患不治之症患者进行冷冻,过若干年不治之症若取得技术性突破时,再将身体冷冻的患者加温苏醒接受有效的治疗。

  据了解,博葛丹所研制的玻璃水是通过特殊减缓冷却稀释水滴而形成的,玻璃水升温后形成高粘性水(HVW)。目前,博葛丹强调称,高粘性水并不是一种新形式的水,许多科学家对此观点持认同态度。

  博葛丹说,“高粘性水并不是一种新形式的水,例如,普通的水和玻璃水都与热力作用有关,它们仍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目前,高粘性水将对低温生物学、医学和人体冷冻法领域的实验研究带来希望。”他指出,这种技术似乎不可思议,其实现原理的关键就在于冰冻和溶解过程,减缓过度冷却水的进程,使水最终成为玻璃态而不是结晶态,大体上如果能形成这种玻璃水,那么植物和动物细胞组织便能抵挡过冷状态而经加温能复活过来。

  博葛丹解释,在常见的低温贮藏中,所保存细胞组织常由于冰冻作用和后来的加温溶解而导致受损。细胞受损的原因归咎于细胞内外的冰层导致细胞脱水、溶化时细胞组织浓缩。如果我们减缓冷却和加热,在无结晶态冰的状况下,过度冷却和升温是不会对细胞带来损害的。目前,这项研究将发表在7月6日出版的美国化学学会期刊《物理化学会志B》上。

《生物知识拓展:人在冷冻后是否能复活_高一生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标签云
一键复制下载文档联系客服
月会员
每天99次下载
3元/30天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0.1元/次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