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说到底是一种学校文化建设,我对于此,提出了“文化自觉”的理想。即学校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创建。这三者表现在教师身上,就是自觉地树立为师信仰,自觉地完成学校任务,自觉地履行学校公约,自觉地成为表率,自觉地探索创新。表现在中层领导身上,就是自觉地筹划工作,自觉地提高执行力,自觉地把握全局,自觉地去做正确的事。要实现这一切,核心就在阅读上。
今天考试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消息是:阅读对于管理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具体内容如下: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教育时,开始从“阅读”的维度进审视和评价,应该说,在如此讲究“考核”、计较“高效”的今天,能有人这样“务虚”的事,真是让人颇感欣慰。作为教育人,尤其是教育管理者,当我们想慢慢地还原教育,试图摆脱短视的逐利和浅薄的虚妄时,可能更多依靠的,还是阅读。
教育的改善从阅读开始
…… 此处隐藏3777字 ……
第二,“请进来,走出去”。前者指请许多名师、学者来校讲课,包括举行大型的学校文化论坛或管理沙龙,一来二去,教师们经历多了,就知道“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的道理。后者是派教师、管理者外出学习、交流。当世面见多了,他们自然就摆脱了井底之蛙的浅薄和虚妄,知道了读书的厉害和益处。
第三,共同体建设。在推行读书(或者叫“内化读书”)的过程中,以“小团体来带动大集体”始终是我的战略定位。我们成立了“张文质之友读书会”“‘今天第二’读书会”等团体,规定了活动的结构、流程、形式、考评等机制。在我的学校管理中凡与“读书”相关的行为,比如读书笔记、个人博客、交流会等,都得到鼓励和认可。
…………
类似的这这样的细小的变革,使得我们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教师的“文化自觉”,渐渐找到了一条切合学校实际的办学路径。
让书香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读书,说到底是一种学校文化建设,我对于此,提出了“文化自觉”的理想。即学校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创建。这三者表现在教师身上,就是自觉地树立为师信仰,自觉地完成学校任务,自觉地履行学校公约,自觉地成为表率,自觉地探索创新。表现在中层领导身上,就是自觉地筹划工作,自觉地提高执行力,自觉地把握全局,自觉地去做正确的事。要实现这一切,核心就在阅读上。
为了将之具化,我在学校里推行“行为文化建设”,也就是校长、教师、学生通过行为感染、言语感染和思想感染,达到精神上的某种“共振”或“共通”,我通过举办读书节、征文比赛、读书沙龙、晨会读故事、读书漂流、开放式读书馆等组织形式和激励手段,让“读书”这种“软实力”变成“硬通货”,成为师生也好、管理层也罢,人人都可以自觉地感于心、察于言、敏于知、施于行,人人都可以将对当下生态的戾气、异见、委屈化作更高层面的对“理想国”的建设。我所主张的读书,以及学校文化建设,绝不是一种是非不分、良莠不辨、麻痹神智的心灵鸡汤,而是某种怀有哲学气息的立人之业和立德之功。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最后做到这一点,但心里怀着既远在天涯又近在咫尺的理想,这种有心跳、有生机、有魂灵、有指望的教育生活,真好。
阅读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让教育与你我合一;而“教育即生活”(杜威语),它本身又是你我生活的昵称和别名,所以,阅读同样理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