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学习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知识做些相对应的训练题巩固。下面是考试啦小编整理了高一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训练题(含答案),供你参考。
高一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
1.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2.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3.(2010•广州模拟)如图所示,该地当天的地理环境最可能出现( )
我国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
A.白天多云,夜间晴朗 B.大气逆辐射较强
C.夜间风力较大 D.昼最短夜最长
(2011•银川模拟)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10年入冬以来,华北地区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据此完成4~5题。
…… 此处隐藏2066字 ……
13-15【解析】 第13题,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应考虑两种情况,近地面为⑥,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⑦。第14题,高空空气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半球,所以在北半球高空应为③,在南半球高空应为⑦。第15题,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和风速,两力的合力与另一力的方向成180°角。
【答案】 13.A 14.C 15.D
16【解析】 第(1)题,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即可确定。第(2)题,根据热力环流中上升气流形成的原理可知,地面温度越高,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越多,近地面气压越低。第(3)题,热力环流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A、B、A′、B′气压大小的判定,A、B大小明确,其对应高空的A′、B′相反,且越向高空气压越低,即高空的气压低于近地面。气温判断时注意高空气温比近地面气温要低,而高空两处大小与近地面两处大小一致。第(4)题,高空等压面弯曲状况与地面相反。第(5)题,根据风向判断步骤及各个力的特点绘制。
【答案】 (1)B C (2)B
(3)逆时针方向画箭头 PA>PB>PB′>PA′(或PA′TA>TB′>TA′(或TA′
(4)B (5)
17【解析】 第(1)题,结合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第(2)题,从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和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分析。
【答案】 (1)①晴夜少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效应差,气温低。丙。






